今年以来,来安县创新党建方法和路径,以品牌建设为引领,创新打造“来”系列党建品牌,着力强化组织融合、载体融合、机制融合,实现党建工作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经济社会蓬勃发展。
搭建“来小码”学习平台,突出党员教育“感召力”。创新党员教育方法,拓宽党员教育途径,搭上“码上”快车,让党的声音亮起来。在“来安先锋驿站”微信公众号的“先锋学习”栏目中设置“码上看、码上学、码上听、码上答”、每周学习参考等5个模块,并将“来小码”张贴在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只需手机“扫一扫”,即可实现学习方式“一键”获取,学习内容“一键”直达。“来小码”将党的理论以新媒体形式呈现,给党员群众打造提升学习广度和深度的新阵地,打破“定时学”“集中学”,实现“便捷学”“自主学”,把党建知识学习融入日常,推动学习不断走深走心走实。“来小码”上线以来,扫码学习人数已超万余人。
设立“来小驿”爱心驿站,增强新就业群体“凝聚力”。围绕服务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结合新就业群体分布和从业习惯,面向社会发起“来小驿”招募令,重点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临街商铺、商圈楼宇等快递员、外卖骑手相对集中区域选址建设,驿站提供“8+N”项服务设施,包括冷热饮用水、充电设施、基础药箱、工具箱、休息座椅、空调、雨伞、无线网在内的8项基础服务设施和N项辅助服务设施,切实解决“用餐难、喝水难、休息难、充电难”等实际问题,实现“小场所”彰显“大温暖”。目前,全县已建设并投入使用“来小驿”50个,累计服务新业态新就业群体1.5万余次。
构建“来小信”金融载体,激活乡村振兴“生命力”。以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为契机,组建“来小信”工作专班,统筹推进乡风文明评议、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促进金融要素向农村地区倾斜聚集,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研究制定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任务清单和乡风文明评议25条,“线上+线下”同步宣传礼遇政策。建立积分兑换制度,对农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进行信息采集和乡风文明评议,激发村民主动参与乡村治理热情。找准“信用建设+乡村振兴”结合点,将信用村建设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培育农村经营主体等工作有机结合,拓宽信用评定结果运用到社保、教育、医疗等领域,实现“基层党建+信用建设+产业发展+社会治理”同频共振。现已开发金农农e贷、金农商e贷、“创业贷”等线上信用金融产品10个,累计授信近17亿元。
组建“来小帮”服务团队,夯实非公企业“向心力”。推深做实“双创两提升”工程,广泛开展“红色领航 助企纾困”行动,以党建工作指导员为主体,组建“来小帮”服务队,围绕“三访三察、三个一批”,提供“你提我办”式服务,实行“周必问,月必访”,深入派驻点收集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诉求,建立“专题协调会—乡镇(开发区)—党建工作指导组—党建工作指导员—企业(社会组织)”问题反馈五级响应机制,及时将问题诉求办理情况反馈给相关企业,并开展满意度回访。指定优秀党建工作指导员对企业进行“一对一”帮联服务,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努力纾解困难,营造党建赋能优化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全县89名党建工作指导员走访企业531家次,访谈座谈出资人负责人139名,党群组织负责人326人,一线职工群众452人,解决企业、职工关切的问题27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