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基层党建 >> 党员管理
来安县:“四式教育”推动党员教育走深走实
[ 字体: ]作者:来安县委组织部   发布日期: 2023年05月11日

近年来,来安县始终把党员教育工作作为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通过创新活动载体和工作机制,推出“订单+联动”“观摩+模拟”“案例+研讨”“情景+实践”四式实招,推动完善党员教育工作全过程,使党员教育工作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订单+联动”式教育,突出分级分类施教。针对不同群体党员干部特点,坚持按需施教、讲求实效和“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实行对象分类、内容分类、时间分段,就培训需求开展问卷调查,精准设置课程,设立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长三角知名高校师资库、课程库,邀请党建、经济发展、农业、民生等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开展专题培训,满足了不同领域党员干部的差异化需求。整合各类媒体资源,完善来安先锋驿站微信公众号、党建手机报、来安先锋网、党建电视栏目“四位一体”宣传教育平台,分批次推送学习内容。创新在“来安先锋驿站”微信公众号的“先锋学习”栏目中推出“‘码’上看、‘码’上学、‘码’上听、‘码’上答”等学习栏目,打造“来小码”智慧学习新模式,扫码即可实现随处可学习、随时受教育,方便党员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学习。

“观摩+模拟”式教育,聚焦制度机制创新。在培训班中均组织参训人员赴先发地区现场观摩和学习,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模式,让学员们切实学经验、找差距、思发展。建立组织生活观摩演练制度,举办组织生活示范观摩活动20场,组织党支部书记现场观摩学习规范组织生活方式,在体验交流学习中取长补短,提升履职能力,推动组织生活提质增效;将组织生活情景模拟演练纳入党支部书记轮训和党员教育培训,围绕“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开展沉浸式组织生活教学,通过实景模拟、实职扮演、实时点评等方式为规范开展组织生活树立标杆。坚持和完善重温入党誓词、入党志愿书、党员过“政治生日”等政治仪式,组织1万余名党员重温入党誓词,为2000余名党员过“政治生日”,用党内政治生活仪式播下党的种子、唤醒党性觉悟。

“案例+研讨”式教育,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深挖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张云逸、罗炳辉等在来安半塔地区战斗、工作、生活的红色事迹,收集散播在民间的红色故事,创作《条条政策记心上》《鱼水歌》等党史歌曲、快板、戏曲、视频党课50余个。收集整理200余名身边典型先进事迹案例,打造“荣誉墙”72个,遴选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县内典型,畅谈经验感受,拍摄“红色之星”系列微视频4部,吸引4万多人次收看。在党员教育轮训中设置讨论交流环节,通过学习、交流、研讨,提高了认识,找到了差距,理顺了思路。开展“学习身边典型 感受榜样力量”主题党日活动900余场次,组织党员开展交流研讨,感悟榜样力量。

“情景+实践”式教育,注重学用结合实效。打造“刘少奇在皖东”纪念馆、VR党性教育馆、清风红茶教育馆、乡村振兴学堂等20余个党员教育实境课堂,利用体验厅、专题片、情景模拟、实践活动等开展立体式教学、沉浸式体验和实境式参与的党员教育,助推党员教育“活”起来、“实”起来。开展“党员传家宝”寻访活动,挖掘出老党员收集保留的文献、报纸、会址门票等弥足珍贵的各种收藏品60多件,通过老一辈共产党员对老照片、老物品的讲解,回忆历史演变情景,提供“鲜活教材”。完善“远教+基地+农户”“远教+专家+农户”“远教+协会+农户”等学用模式,促进学用成果转化,对350名农村实用人才开展技术指导,推送农技指南9000余次,线上接受咨询700多人次。围绕“为企优环境、为民办实事”,全县各级党组织登记服务群众事项5620个,梳理问题1230个,解决群众急事难事85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