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基层党建 >> 农村党建
凤阳县:“三字”工作法深化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
[ 字体: ]作者:凤阳县委组织部 孙星 陈瑞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13日

近年来,凤阳县主动聚焦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简陋、管理不规范、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以全域推动、示范带动、服务联动为抓手,全面提升活动阵地综合功能,推动乡村组织振兴不断提质增效。

在“谋”字上下功夫,统一标准全域推动。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综合利用”的原则,强化顶层设计,全面推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抓规范分类。在实地走访调研、座谈交流、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出台《关于村级活动场所分类提升的实施方案》,将全县212个村级活动场所分为新建、扩建、提升、优化四种类型,分类建立工作台账,按照“一类场所,一套方案”的原则对4种类型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分类施策,确保方向明、实施稳。专班化抓统筹推进。组建县乡村三级工作专班,实行“一村一策”挂图作战,将全县划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片区,建立“部领导班子+科室负责人”分片包保联系试点村制度,对设计方案、设计效果、设计预算、项目实施、竣工验收等重点环节全过程监督指导,积极协调发改、财政、住建等部门,帮助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标准化抓规范建设。突出功能设置科学、结构布局合理,按照统一标识标牌、统一功能布局、统一上墙内容、统一管理使用的“四个统一”标准,配套制定项目资金管理等5方面建设内容以及日常管理、运行机制、资产权属等18项评价指标,确保让建设标准有章可循、高效实施。

在“建”字上花心思,打造样板示范带动。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率运行,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抓试点先行。按照点面结合,分步实施的原则,在全县范围内选取4个基础较好的村作为试点村,带动首批“4+12”个村同步建设、有序开展。实行村“两委”干部集中在一楼大厅办公,做到一室多用、一室多能,推动零距离服务群众、共同解决群众诉求困难。抓项目推进。树立项目化工作思维,按照村级集体经济收益资金“投”一点、县级财政“补”一点、争取后盾单位“出”一点的“三个一点”工作思路整合资金资源。采取先建后评、以奖代补、现场观摩、后进约谈等方式推动试点村建设,并根据考评给予奖补,最高奖励15万元。抓品牌带动。按照“一镇一品牌、一村一特色”建设思路,打造有温度、有特色的党群服务中心,按照办公环境好、基础工作好、集体经济好、班子建设好、基层治理好“五好”标准,深入挖掘资源打造“五心”高陈、“六亮”东陵、花开卸店、如画江山等5个示范样板村,以点带面推动全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

在“用”字上求实效,强化功能服务联动。秉持实际、实效、实用,根据不同阵地的特点,实施差异化的管理和服务。坚持管理制度化。制定出台《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管理意见》,建立村部值班、资产管理和卫生安全等一整套规章制度,认真落实集中办公、错时坐班、民事代办、一站式服务、网络服务等制度,为群众提供了高效快捷的服务,真正实现了支部工作有场所、党员活动有阵地、服务群众有窗口。坚持服务便民化。积极推行开展代办式、上门式、订单式等“一站式”服务,将农村建房审批、低保申请、临时救助、户籍办理等12项列入代办服务范围,根据村干部职责分工和群众需求,科学设立社会保障、卫健服务、土地建设等岗位,明确政策宣传、统一办理、纠纷调解等工作职责,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坚持功能多样化。围绕党员活动、村民议事、教育培训、文化休闲等方面要求,拓展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服务功能,积极推动资源、服务下沉一线,因地制宜建设“给说法”工作室、“梦想小屋”学习驿站、知青文化馆、“主题党日云直播”等功能室,并组织开展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为主题的系列活动430余场次,实现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起来、管起来、用起来、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