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凤阳县黄湾乡聚焦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坚持以夯实组织基础为重点,培育乡村产业为核心,优化基层治理为关键,多点发力、统筹推进,“三链融合”推动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不断激发乡村振兴新动力。
夯实“组织链”,锻造过硬干部队伍。明确选人用人标准,以村“两委”换届和届中分析调整为契机,扩宽选拔渠道,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广泛从致富能手中挑、从机关人员中派、从返乡能人中请,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和后备干部队伍,村党组织书记队伍保持“两升一降”指标,“一肩挑”实现全覆盖。坚持把教育培训作为提升村干部能力素质的关键环节,紧贴农村、农业的实际,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远教站点等为载体开展常态化教育培训,通过组织村干部积极报名参加学历提升、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活动、选派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赴长三角地区强村名村跟班锻炼等方式,全面提升村干部引领改革兴村、生态宜居、产业富民、乡风文明、便民服务水平,培养一批懂经营、善管理、能致富的专业化、职业化“头雁”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培育“产业链”,凝聚共建共富合力。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党建引领、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充分发挥黄湾乡沿淮多临水、多沙质土地的优势,以“一村一品”为主导,将发展土地流转和“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相结合,依托乡村振兴项目衔接资金和村集体自筹资金,通过党组织村牵头、合作社承办、农户入股,设立小额信贷合作点,有效整合项目、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突出抓好大棚蔬菜瓜果种植、豆制品加工等绿色生态产业,推行“大村带小村、强村带弱村”,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不断培育高质量产业,增强村级集体经济活力。利用治淮工程发展红利,结合“蓝色走淮河”旅游板块和江淮分水岭风景道建设,采取技能培训、建设小微创业园、实施贴息贷款等措施,推动特色农业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帮助党员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增收。
优化“治理链”,绘就和美乡村图景。紧扣乡村建设行动重点任务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健全精细化联系服务群众机制,着力构建“党建+网格”管理模式,将全乡划分为37个网格,由包村负责人、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优秀党员担任网格员,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协商议事厅等平台,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百姓名嘴等人员,成立“五老”宣讲团、红白理事会、矛盾纠纷调委会,广泛开展政策讲解、法律援助、“双提升”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收集社情民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高服务的精度和广度。同时,结合人居环境整治、文明城市创建、美丽乡村建设、治淮工程等工作,实施村庄绿化、道路拓宽、污水处理厂建设等项目,实现安置点卫生改厕、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全覆盖,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乡村颜值,增强辖区党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