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才工作 >> 人才资讯
凤阳县刘府镇:聚焦“引育用”激活乡村振兴“人才引擎”
[ 字体: ]作者:凤阳县刘府镇 陶棒 陈瑞   发布日期: 2024年06月28日

近年来,凤阳县刘府镇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关于人才工作的各项部署要求,以“多渠道”引才、“全链条”育才、“立体化”用才为抓手,扎实做好人才“引育用”文章,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人才动力。

聚焦“多渠道”引才,以“强增量”实现“扩总量”。搭建平台引人才。试点建设全县首个乡镇人才驿站,作为开发人才、集聚人才、服务人才的重要抓手和阵地平台,为到镇就业创业优秀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自建成以来累计开展人才交流、座谈活动3次,纳入人才信息库和人才需求动态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实时更新353人。联系走访引人才。打好“乡情牌”、念好“引才经”,积极联系、走访在外优秀人才,定期组织优秀企业家、青年大学生、乡村振兴能人等召开恳谈会,介绍家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人才政策,引导在外人才服务、建设家乡。2023年以来,联系走访在外优秀人才50余人次,招引人才团队1支、专业人才7人。依托项目引人才。探索“企业+项目+人才”模式,以项目为载体,引进关键技术人才,实现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同频共振。依托水稻育种项目与安徽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开展合作,推动5家企业与7所院校开展“产学研”项目合作,柔性引进专家人才31人。

聚焦“全链条”育才,以“强内力”激发“源动力”。强化培训育人才。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培养方式,邀请农业专家开展农业技术培训,联合县人社局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23年以来,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900余人次,新增技能人才410人,2名技能人才获评“乡村振兴高级农艺师”“乡村振兴高级农经师”人才高级职称。同时,组织2名村党组织书记和5名企业经营人才赴上海、江苏等地取经学习、开阔视野,通过“充电提能”,增强“内生动力”。强化实践育人才。深化校地合作,着力发挥“科技小院”“博士工作站”产教融合、助农服务、引才聚智作用,截至目前,研究团队累计开展实地技术指导35次,“传帮带”乡村“土专家”“田秀才”等农业实用人才11人,走出一条“实践育才、成果助农”的新路子。强化交流育人才。积极承办长三角科技工作者产学研人才交流活动,主动对接11批次75名专家人才到镇开展学术交流、技术指导、成果转化等活动,拓宽人才交流渠道,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聚焦“立体化”用才,以“强效能”释放“新动能”。用活专业技能人才。坚持“柔性引才用智”理念,推动循环经济园区、辖区企业同科研院所、知名高校联合建立“研发飞地”“人才飞地”,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让智慧资源、创新要素充分涌流。2023年以来,引导企业通过“科技成果+人才团队”合作模式,引进先进技术成果、工艺等近30项。用实选派特派人才。深化“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机制,选派科技特派员和挂职干部深入一线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第八批选派工作开展以来,6名选派干部帮助选派村实施特色种植养殖项目3个,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181个,争取各类资金65.6万元。用好乡土实用人才。充分发挥乡土人才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重要作用,以开展技术指导、签订种养协议、帮销农产品等形式对农户进行带动帮扶,有效推进农田增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依托佳博蔬菜种植合作社、九天绿色生态园等示范基地,邀请致富带头人、种植养殖大户开展农业实用技能培训600余人次,带动村民增收致富110余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