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凤阳县府城镇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聚焦“引育用”三个环节下功夫,着力打造一支技能拔尖、帮带有力、致富有方的乡土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突出“广开门路”引才。立足乡村发展实际,按照“政治坚定、作风扎实”的原则,通过个人自荐、组织推荐、公开征集等方式,注重从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员、致富能手、退伍军人等群体中吸收优秀人才纳入乡土人才信息库和村级后备干部库,并根据专业、岗位、能力适配度等因素进行分类动态管理,充分挖掘出扎根在基层、活跃在民间、在各个领域拥有一技之长的各类乡土人才。把握春节、寒暑假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电话联系、入户宣传、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为在外人才讲解人才政策、共谋家乡发展,鼓励引导人才回乡创业就业反哺家乡。今年以来,共召开“新春茶话会”“谋发展、话家乡”等交流座谈会18场,吸引8名优秀人才返乡就业创业。
突出“多措并举”育才。聚焦乡土人才类别和产业发展需求,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以全镇12个村级讲堂为主阵地,统筹整合各部门培训资源,通过每年不定期举办乡村振兴培训班、乡土人才培训班,组织开展电工、家政、机械操作工、网络创业等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为村党组织书记、种粮大户、农技专家、农村企业家等各类乡土人才讲授种植养殖技术、新型农业、经营管理等课程,为乡土人才提供多样化学习“营养餐”,并选派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到江苏、浙江等先发地区挂职学习,做好成果转化和经验分享,以“头雁工程”带动“群雁”齐飞。今年以来,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30余场次,培训乡土人才400余人次。
突出“需求导向”用才。重点把年纪轻、致富能力强、思想素质高的乡土人才优先发展成为党员,适时选拔到村“两委”班子队伍中,使其成为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和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的新生力量,有效激发乡土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同时,主动收集了解返乡人才在就业指导、创业投资方面的需求,鼓励支持优秀乡土人才创办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项目申报、技术指导、政策奖励、贷款扶持等方面予以倾斜,并不定期开展乡土人才走访慰问,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解决后顾之忧,持续激发乡土人才活力,积蓄发展动能。截至目前,共有10余名优秀乡土人才进入村干部队伍,培育扶持发展产业项目2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