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滁州市紧扣新时代党员教育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不断探索党员教育新模式、新渠道,以师资、阵地、培训三大要素为抓手,优化“选、建、管”三个环节,扎实推动党员教育工作提质增效。
分类型“选”,培育多元化师资队伍。聘任“先锋讲师库”增效。印发《关于在全市建立党员教育培训“皖东先锋讲师库”的通知》,以市、县为单位,从党员教育培训专兼职教师中,按照理论政策、革命传统、现代经济、基层治理、知识技能、先进典型6个类别,通过“个人申报、单位推荐、审核考察、集中评选”的方式精选选聘。目前,已吸纳500余名党员干部入库县级“皖东先锋讲师库”,90名县级先锋讲师入库市级“皖东先锋讲师库”,全方位提升师资力量。配强“专职讲师库”夯基。整合全市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各类干部学院(培训基地)专职教师资源,建立84名“专职讲师库”,围绕“政治思想、授课数量、课程质量、学员评价”等4个方面情况联合有关部门定期开展考核,并结合教学方向,经常性组织专职教师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党的创新理论开展“面向基层一线党员”授课培训,不断夯实党员理论根基。优选“兼职讲师库”扩能。通过个人自荐、组织推荐等多种方式,广泛挖掘理论宣讲讲师团成员,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基层党组织书记、先进模范人物、“五老”人员,以及行业领军人物、专家、技能人才等各方优秀人员担任兼职党员教育讲师。目前,已有400余名优秀人员被纳入“兼职讲师库”,有效实现各类师资优势互补。
高标准“建”,打造立体式教育阵地。党校阵地规范化。坚持试点先行,逐步推进,以“阵地共用、特色鲜明、开放运行、务实管用”为原则,遴选基础扎实的地区开展乡镇(街道)党校试点工作,印发《关于加强乡镇(街道)党校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按照有组织机构、有教学设施、有师资队伍、有培训计划、有规章制度、有经费保障“六有”标准推动乡镇党校建设。目前,已规范化建设26个乡镇党校,累计举办培训班40期、培训党员3500余人次。实践阵地特色化。制定《滁州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管理办法(试行)》,以“围绕中心、彰显特色,区域均衡、领域互补,规模适当、动态管理”为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硬件基础,按照“7+X”类型(“7”即党性教育、改革创新、产业发展、城镇建设、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生态环保教学类型,“X”即其他类),打造现场教学点,力争做到“一点一特色、一域一线路”。目前,全市初步梳理出现场教学点173个,依托教学点开展产业链党组织共建活动5次,主题党日活动1800余次。线上阵地便捷化。积极探索“互联网+”新模式,以“滁州先锋”系列平台为主体,各部门线上平台为辅助,加大党员教育培训课程资源开发力度,使党员可以不受空间地域限制,随时随地受教育。目前,全市共开设党员教育学习专栏、网页9个,制作“现场教学点网上展馆”12个,开展线上直播培训、精品党员教育电视片观看等活动134场。
规范化“管”,抓实多维度教育培训。市级示范重点训。发挥市级牵头抓总作用,制定《2024年度全市党员教育培训班计划》,明确全市基层一线党员骨干培训班、青年党员培训班、流动党员培训班、远教站点和先锋网管理员(信息员)培训等11个市级示范班次,目前,已成功举办10个,累计培训1000余人。部门协同分类训。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交流、调研走访等形式,了解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党员的培训需求,联合市直机关工委、市委教体工委、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相关单位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务干部、教师党员、企业党员等专职培训。目前,已分4期轮训党支部书记,培训党务干部、学校党组织书记、非公党员等1000余人次。市县联动专题训。根据党纪学习教育、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重点工作要求,迅速响应,立即贯彻,形成上下联动,全市“一盘棋”的工作格局,第一时间开设学习贯彻专题专栏、第一时间推送“党员说”反响反映、第一时间纳入党员培训班次课程,同时组织“先锋讲师库”“青年讲师团”等,深入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一线宣讲,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截至11月底,宣讲800余场次、受众30000余人,培训党员17.4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