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凤阳县府城镇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探索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新路径,聚力在强化组织覆盖、建优阵地体系、搭建共治平台上出实招,凝“新”聚力激活新就业群体党建新动能。
强化组织覆盖,压实“责任链”。深入开展新兴领域“两个覆盖”攻坚行动,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力量,拉网式排查新业态企业基层网点,分类建立“一清单三台账”,全面掌握新业态群体基本情况,指导完成20余家相关企业入职党员信息登记。积极探索适应新业态特点的党组织设置形式,对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企业单独组建党组织,党员不足3人的采取选派建、联合建、区域建、孵化建等方式,不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对暂不具备组建条件的企业,通过建立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同时,大力推进“开放式组织生活”制度,引导新就业群体利用“班前一刻钟”就近参加社区开展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实现党员同步联系、党的组织同步建立、党的工作同步跟进。
建优阵地体系,延伸“服务链”。瞄准新就业群体实际需求,聚力搭建“红色服务圈”,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红色驿站”3处,将理论学习、生活便利、医疗救急等便民设施嵌入阵地建设,并配备500余册相关书籍供以阅览,为新就业群体提供累了能歇脚、闲时能充电、心烦能倾诉、有事能解决的服务场所。持续完善驿站管理制度,安排小区党支部党员、预备党员、志愿者等到驿站值班值守,依托“社区大党委”梳理形成资源清单,结合“双报到双服务”“征集微心愿”等活动动态更新需求清单,驿站精准对接形成服务清单,常态化开展日常关爱和“六送服务”,今年以来,为新就业群体子女开设“四点半爱心课堂”3次,开展各类宣传活动4场,受众300余人,使新就业群体“幸福底色”更加充足。
搭建共治平台,拓展“协同链”。实施“引蜂行动”,通过组建新就业群体共建共治平台,吸纳外卖骑手、快递员等100余名新就业群体担任“移动微网格员”,赋予政策宣传、意见征集、隐患排查等多项职能,引导其积极发挥“民情哨兵”“移动探头”的职业优势,主动参与“基层末梢治理”,以“随手拍”直报线索的方式,上传反馈“露天垃圾”“乱堆乱放”“违规建设”“店外经营”等各类不文明问题380余个,参与文明创建活动70余场次,发放防溺水、防诈骗宣传画册10000余册,实现大街小巷“实时关注”,大事小情“即时反馈”,激发基层治理“新”能量。同时,建立健全积分兑换激励体系,将充电宝、雨衣等新就业群体日常必需品列入兑换清单,累计为新就业群体兑换奖品50余件,切实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