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来安县积极探索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路径,通过优化组织设置、完善管理机制、拓宽培训渠道、搭建服务平台等方式,抓实抓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不断增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荣誉感,推动实现“流动不流失、归巢更归心”。
畅通“联络线”,强化日常管理,构建“流而有家”组织链。建立对接联络机制,选择综合素质过硬的党务工作者、“两优一先”、老党员等作为联系人,与流动党员结对联系,建立“一人一档”联系台账,通过线下走访、线上联络等形式定期了解流动党员思想动态、学习和生活情况。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双找”活动,精准掌握流出党员600余人。依托驻外办事机构、商会,先后成立驻京、驻沪、驻广流动党员党支部,便于流动党员联系党组织、参加组织生活。在流动党员人数较多、相对集中的地方,依托“两新”组织、劳务公司等实体经济组织建立1个流动党支部、成立21个功能性党组织。制定出台《来安县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手册》,围绕流动党员教育、组织生活、组织关系转接等,明确流动党组织11项职责任务。与南京江北新区等毗邻地区合作探索“双向纳管、共同服务”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路径,推动下辖的汊河镇与南京江北新区顶山街道签订流动党员“双向共管”签约仪式,先后组织400余名党员开展互访互学、党性教育等活动。
抓牢“思想线”,深化学习培训,打造“流而有学”教育链。采取“集中+平时”“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建立流动党员微信群110余个,依托来安先锋驿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党的创新理论知识、先进典型事迹等1200余篇,组织流动党员参加系列学习活动70余场,为流动党员充电蓄能。开设线上直播课堂,组织流动党员学习观看《榜样9》专题节目。以村(社区)为单位,充分利用微信、QQ等,按月发放学习提醒函,列出学习清单,定期推送本县党建工作动态、先进典型事迹等内容,为流动党员补钙壮骨、充电蓄能。寄送包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书籍的“红色包裹”,充分满足流动党员学习需求。利用假期返乡时机,依托流动党员服务驿站、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组织流动党员开展座谈会,与流动党员谈思想、谋思路、话发展,组织流动党员参观皖东烈士陵园等主题党日基地,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学习身边榜样等活动,确保流动党员思想“不掉链”、学习“不掉线”、行动“不掉队”。
牵动“感情线”,优化服务机制,延伸“流而有为”作用链。在重要节假日,对流动党员进行电话回访、上门走访,帮助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60余件。利用春节假期,向在外流动党员发布“待您归‘来’”一封家书,介绍家乡当前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及民生保障等各方面情况,让在外的流动党员能深切感受到家乡发展的脉搏,发布春节期间乡镇党委流动党员主题活动清单,全县12个乡镇党委精心谋划主题活动21个,涵盖红色教育、实景观摩、交流座谈等,覆盖流动党员500余人次。鼓励流动党员中的专业技能人才回乡就业创业、传授实用技能,累计吸引130余名流动党员回乡就业创业,开展技能培训活动30多场。截至目前,流动党员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积极为家乡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牵线搭桥,提供“双招双引”线索120余条,帮助招引项目11个,带动1600余名劳动力外出务工。充分发挥党支部桥梁纽带作用,动员流动党员以不同形式参与基层治理,先后组织流动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700余次,协助化解矛盾纠纷1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