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凤阳县枣巷镇针对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学习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等问题,通过摸底排查、教育管理、暖心服务等措施,不断强化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让流动党员“有家”“有学”更“有为”。
全覆盖摸排,破解去向难掌握。针对流动党员群体流动性大、分散性广、稳定性弱等特点,依托全国党员管理系统,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组织各村(社区)深入开展“三访三查”行动,通过访家人、访亲朋、访知情人和数据筛查、线上核查、网格排查等方式进行全面排查,为146名流动党员(含档案挂靠高校毕业生党员)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实行“一人一档”,理顺党员组织关系,做到基本情况、流出时间、流入地点、工作单位、居住地址、联系方式“六个清楚”。截至目前,全镇8个村(社区)均已完成流动党员数据库更新。
全方位管理,破解学习难开展。建立日常联系制度,明确党支部书记为流动党员第一联系人,同时安排1名责任心强的党员“一对一”结对联系,坚持每月电话联系一次、返乡入户走访一次、外出开展谈话一次,及时掌握流动党员学习工作情况。针对流动党员学习时间不固定等特点,线上探索“互联网+党员教育”模式,依托学习强国、微信群、腾讯会议等平台,组织开展线上培训班7场次、参学150余人次,确保流动党员学习“不掉线”。线下紧扣流动党员返乡重要时间节点,去年以来,组织开展一次座谈交流、举办一次主题党日等“五个一”活动11场次。
全流程服务,破解作用难发挥。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党组织连接两地独特优势,坚持搭建服务平台,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设置流动党员先锋岗,积极引导流动党员参与所在地党组织开展的各类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累计开展家政服务、暖心送岗促就业等活动8场次,服务50余人次,提供了10多个就业岗位。实施“枣点回家”行动,利用流动党员节假日返乡契机召开座谈交流会,介绍家乡发展情况和人才政策,对16名有意愿回乡服务群众的流动党员纳入村级后备力量重点培养,对7名有意愿回乡创业的流动党员积极提供政策扶持,充分调动流动党员参与村集体事务和服务乡村振兴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