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谯区紧扣“校地协同、产教互促”主线,系统性推进各项服务保障工作,通过多维联动凝聚合力、平台赋能激发活力、优化服务增强引力,全力打造“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标杆,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多维联动凝聚合力,绘就产教融合新图景。以政校共建为引领,与高校签订《校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聚焦科教协同创新、成果转化及人才引育三大领域,全方位促进区域“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鼓励职能部门与院校签订合作共建协议,通过专项共建活动,为区域发展持续注入活力。创新实施“双聘双跨”人才行动,引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院校专家全职到南谯任教,选聘学校教师担任企业科技副总。建立“人才共享池”,促成高校教师投身企业研发一线。产学研用协同发力,推动校企在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实施项目合作。截至目前,已合作项目20余项,累计解决企业技术难题15项,构建起“产业需求、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闭环体系。
平台赋能激发活力,打造创新发展强引擎。积极推动安徽科技学院功能农业与功能食品重点实验室落户高教科创城,联合多方成立农业医学研究中心及功能农业与食品营养评价中心,组建“南谯区食用菌产业发展复合型科技特派团”,为产业发展提供全链条科技服务。阵地建设提档升级,围绕青年人才需求,建设青年人才街区、驿站和服务驿站,实现人才阵地“区域全覆盖、15 分钟通达”。打造美食文创市集,推进高教城商业街区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人才服务通道全面畅通,在学校内部设立人才工作驿站精准匹配供需,举办专场招聘会,建立定向培养机制,组织学生实习实训、开展职业规划讲座,吸引青年人才留滁就业。
优化服务增强引力,构建近悦远来新高地。打造“谯见你”青年人才交流品牌,谋划校地共办活动10余场,今年以来,已开展青年人才活动6场,吸引约800名青年人才参与。“五四”健康彩虹跑、青年人才训练营等活动有效拓宽了青年人才的社交圈。优化配套设施,在校区及周边生活区投放2300辆共享单车,增设50个停车点位,规划增设校园至核心区域公交专线,解决师生出行难题。扎实推进教育项目建设,开辟人才子女入学“绿色通道”,联动分配人才公寓,解决人才后顾之忧。